報告:地產風險加速暴露 銀行能承受房價降兩三成
4月12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的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發(fā)布《中國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這是東方資產第11年發(fā)布此報告,該報告在業(yè)內有較大影響力,本次調查回收的有效問卷受訪者總數為391人,其中來自一線商業(yè)銀行從業(yè)者201人,資產管理公司從業(yè)者190人,可見報告在反映金融界一線從業(yè)人員對不良資產市場的看法具有較強代表性。
相比阿于2017年度報告,本次金融受訪者在對銀行不良資產變化趨勢、真實不良資產狀況、不良資產市場變化以及房地產風險方面有明顯變化,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出《報告》以下幾大看點,給讀者呈現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不良資產市場發(fā)展趨勢:
看點一:
銀行不良資產迎拐點?看法分歧大
在針對未來3-5年銀行業(yè)不良資產走勢的看法時,來自銀行業(yè)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從業(yè)者呈現出不同看法。全部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34.3%的受訪者預計未來3-5年銀行業(yè)不良資產會緩慢下降,31.5%的受訪者認為會緩慢上升,5.9%的受訪者認為會加速上升。
基于宏觀數據的改善,部分觀點認為,我國不良貸款率將觸頂并迎來拐點,但從資產管理公司視角來看,此判斷為時尚早。
《報告》稱,從中長期來看,目前不良貸款率可能只是一次階段性下探,未來3-5年仍將緩慢上升,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造成此輪不良資產上升的重要因素尚未扭轉,我國經濟處于并將長期處于“L”形增長態(tài)勢,結構調整陣痛繼續(xù),隱性不良資產規(guī)模巨大,存量不良資產出清的高峰并未到來;
二是從生成機制看,短期內不良貸款率的基本穩(wěn)定,或存在機構人為因素影響,例如結合具體情況逐步釋放存量不良貸款,有的甚至采取多種方法掩蓋不良資產,這無法扭轉經濟形勢造成的實際發(fā)展趨勢;
三是強金融監(jiān)管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影響仍在發(fā)酵, 尤其是大資管新規(guī)即將出臺,勢必會加劇類信貸資產風險的暴露;
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 作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其在加速“僵尸企業(yè)”市場出清、去落后產能的同時,也降低了相關非金融企業(yè)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增加了不良資產市場供給;
五是我國不良資產率相對較低,隨著經濟結構優(yōu)化升級,盡管出現一定程度上升,但仍處于正常范圍。?
相比于上述資產管理公司的看法,銀行業(yè)對不良資產變化趨勢則更為樂觀一些。調查結果顯示,39%的銀行業(yè)受訪者認為,我國銀行不良貸款見頂時間在2020年以后,認為在2019年的受訪者占31%??梢?,多數銀行業(yè)受訪者認為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近期仍將維持攀升趨勢。
看點二:
關注類貸款轉化為不良或在2019年集中爆發(fā)
關注類貸款規(guī)模是考核銀行潛在風險的重要指標,從不良資產遷徙角度看,關注類貸款最有可能轉化為不良貸款。 近年來,我國銀行關注類貸款規(guī)??焖僭黾?。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我國銀行關注類貸款中有20%-40%會轉變?yōu)椴涣假J款。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銀行關注類貸款達3.42萬億元。如果轉變?yōu)椴涣假J款的比例為20%-40%,不良貸款規(guī)模將增加接近6000億-10000億元。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67萬億元,如果再加上可能轉變?yōu)椴涣假J款的6000億-10000億元,不良貸款率可能會達到2.5%以上,需要引起重視和警惕。
在針對關注類貸款轉化為不良的時間節(jié)點方面,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認為關注類貸款轉變?yōu)椴涣碱愘J款在2019年達到一個峰值,之后逐年遞減,這反映了這部分受訪者認為2019年商業(yè)銀行積累的不良貸款風險難以平滑,將存在集中爆發(fā)的壓力。
看點三:
受訪者依舊認為真實不良率被普遍低估,但情況有所好轉
盡管目前監(jiān)管部門公布的銀行業(yè)不良貸款率只有1.74%,但外界普遍認為,真實的不良狀況被低估,甚至是銀行從業(yè)者也如此認為?!秷蟾妗方Y果也顯示,55%的銀行受訪者認為2018年商業(yè)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與其實際信貸風險相比被小幅低估,17.5%的受訪者認為被大幅低估,兩者合計占比為72.5%??梢?,多數受訪者認為2018年商業(yè)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與其實際信貸風險相比普遍被低估。
上述調查結果與2017年類似,受訪者都認為商業(yè)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與其實際信貸風險相比普遍被低估,但與2017年調查結果不同的是,2018年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商業(yè)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與其實際信貸風險相比被“大幅低估”的受訪者占比明顯下降,這說明受訪者認為2018年商業(yè)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相對客觀地反映了商業(yè)銀行風險狀況,商業(yè)銀行面臨的不良貸款壓力可能已經有所減小。
既然外界普遍認為真實不良率被低估,那么受訪者預計真實不良率有多高?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認為其所在地區(qū)的銀行類金融機構真實不良貸款率可能達到3%-5%。
與前幾年調查結果相比,近兩年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其所在地區(qū)的銀行類金融機構真實不良貸款率可能達到3%以上的受訪者明顯增多,且多數集中在3%-5%。與2017年相比,認為2018年真實不良貸款率超過3%、5%和8%的受訪者占比均有一定程度上升,這說明銀行類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壓力依然較大。
看點四:
房地產不良風險開始加速暴露,銀行能承受20%-30%的房價降幅
房地產領域的不良資產也同樣值得關注。
全部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32.8%的受訪者認為2018年銀行不良資產規(guī)模增長最顯著的行業(yè)為制造業(yè),30.3%的受訪者認為是房地產業(yè)。
自2017年北京“3·17”嚴格調控開始,全國超百城發(fā)布了近250次樓市調控政策,有效遏制了熱點城市的投機需求?!秷蟾妗氛J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痹谶@一主基調下,預計2018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會繼續(xù)承受較大壓力,涉房不良貸款規(guī)模也可能會增加。
不僅是金融業(yè)一線從業(yè)人員意識到了房地產領域的不良風險,經濟學家群體也持相同觀點。在受訪的經濟學家中,有64%認為房地產業(yè)的不良資產規(guī)模將會顯著增長,其次是制造業(yè)。
自2013年以來,房地產業(yè)的不良貸款規(guī)模增長較快,尤其是2015年,幅度達73%,《報告》預計2018年增幅不低于20%。
《報告》認為,盡管房地產行業(yè)的不良貸款率總體上相對較低,但一直處于上升態(tài)勢,隨著調控政策持續(xù)發(fā)力,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幅度將會不斷增加,預計2018年不良貸款率會達到1.5%左右,向整體平均水平趨近。
對于房地產風險所帶來的威力,市場一直非常關心,作為“輸血”房地產行業(yè)的主力軍,銀行能承受多大幅度的房地產價格下跌?
對此,《報告》調查結果顯示,46.6%的受訪者認為可能使銀行面臨顯著壓力的房價降幅為20%-30%,29.2%的受訪者認為是30%-40%。其中,商業(yè)銀行受訪者的判斷相對樂觀,約38.3%認為房價降幅超過30%才會給銀行帶來顯著壓力,略高于持有相同觀點的資產管理公司受訪者比重(32.6%)。
因此,《報告》認為,若房地產市場在密集政策下反應過度,比如房價下跌20%-30%,或者市場預計房地產稅政策出臺可能造成過大沖擊,勢必會對整體產業(yè)鏈條產生影響,屆時包括建筑業(yè)、房地產業(yè)在內的行業(yè)風險將連環(huán)爆發(fā),強力沖擊銀行的風險底線。
看點五:
警惕不良資產包價格虛高導致二次不良潮
全部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45.1%的受訪者認為2018年金融不良資產將以相對于賬面價格三折至五折的價格成交,43.1%的受訪者預計成交價格相對賬面價格打五折至七折。
《報告》認為,不良資產包成交價格高企雖然與其質量提升有密切關系,但更多地是源于市場供需明顯改變,存在供需失衡。從供給方看,隨著“三期疊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等,不良資產存量及增量依然較大,但商業(yè)銀行的處置能力有所提升,存在一定“惜售”心理;從需求方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yè)、民營資本、私募基金、產業(yè)基金等也加大收購力度,市場競爭程度明顯提高,大量主體和資金涌入不良資產市場,顯著推高了不良資產包價格。
《報告》警告稱,資產包價格虛高降低了行業(yè)投資回報率,對于高資金成本的市場主體而言,盈利空間將受到大幅擠壓,甚至引發(fā)風險。例如,私募基金對現金流和安全性有明確要求,若到期低價拋售不良資產,將面臨較大虧損和兌付危機。杠桿的過度使用進一步加劇了這一風險,3-5倍的高杠桿大幅降低了不良資產的投資門檻,使各類公司甚至個人都能夠進入市場,一些本來無法解決債務問題的債務人或擔保人也可以通過配資回購債權資產。一旦不良資產價格逆轉而下,將可能引發(fā)資金鏈條斷裂,形成第二波不良資產小周期。